《英語聽說(牛津上海版)(試驗本)》是經上海市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準予試驗用的聽說拓展型教材。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套教材,便于廣大一線教師用好這套教材,2015年9月23日下午,青浦區高中英語教研員郝民老師邀請高中編輯部黃艷主任和市教研室中心組成員上海中學英語教師周清飛老師同赴青浦高級中學,對青浦區高一、高二年級近五十位英語教師進行了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培訓。
培訓一開始,高中編輯部黃艷主任從編寫依據、整體框架和單元架構三方面簡要介紹了《英語聽說(牛津上海版)(試驗本)》教材。之后,周清飛老師結合本套教材和多年的聽說教學經驗,分享了他對教材的教學處理建議,以及對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見解。
周清飛老師分享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見解
首先,周老師分享了他個人對高考英語口試題型的猜測。他認為,未來高考口試考察的形式和重點在于通過常規語境對話考察功能表達,以及通過敘述與評論的形式考察邏輯思維。
在認真研讀和梳理本套聽說教材的基礎上,周老師進行了客觀地評價,尤其肯定了該教材Communicating板塊設計新穎獨到、話題豐富、操作性強、能與基礎型教材“完美對接”等優勢。周老師強調,“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利用教材的優勢,對原材料進行適當地切割、篩選、補充和整合,以適應不同的課堂。
接著,周老師從每一冊聽說教材中選取實例,分享了他對教材的處理建議,介紹將聽說教材和課堂教學對接的方法。比如,材料上的對接。周老師將高二兩冊聽說教材的話題與牛津、新世紀教材話題予以對比,提醒教師留心歸納聽說教材與常規教材相契合的話題,形成聽說資源,同時建議教師在常規教學中做好語言知識(詞匯、句型)、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鋪墊,使聽說教學可以順勢導入。又比如,與不同程度學生的對接。周老師強調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建議在聽說教學前測試學生聽說水平,按程度將學生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進行分層教學,以解決學生水平差異性問題。另外,周老師也提出了對教師水平對接和資源對接的思考。
最后,周清飛老師以高一分冊中第五單元為例,詳細地分享了他的教學設計方案,介紹如何詳略得當地處理材料、進行分層教學。
在之后的互動環節,教師們提出了很多有挑戰性的問題,如:如何處理學生表達時內容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流利度之間的矛盾?如何對英語教學做減法?周清飛老師和黃艷主任與在場的教師們進行了探討,交流了看法。
最后,青浦區教研員郝民老師對此次培訓作了總結性發言,感謝此次培訓提供了富有價值的資源、激發火花的思路和見解,激活了教師們對聽說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同時,郝老師也鼓勵教師們將思考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建設高效的聽說課堂。
相關資源瀏覽及下載:
2. 《英語聽說(牛津上海版)(試驗本)》教學處理建議PPT
3. 講座錄像